close

關西三日周遊卷

今天開始要使用關西周遊卷,
我們使用的是台灣旅行社代售的,換算下來比自己在日本買便宜.
當然在日本空港及各大旅遊中心也可以買到(詳情請參照連結網站),售價3日乘車卡成人是5000円.2日乘車卡是3800円.
可以用於關西的私鐵跟巴士,如果來回大阪.京都.神戶.奈良.姬路等等地區,
使用這周遊卷將會省下一小筆開銷,而且也可以節約許多購票的時間.

以下節錄自關西周遊卷網站
KANSAI THRU PASS是一種乘車卡,用這張卡,能夠自由乘坐關西一帶的地鐵、私鐵及巴士。該卡還能用於大阪、神戶、京都以至奈良、和歌山、高野山的觀光旅遊。
“KANSAI THRU PASS”乘車卡分為2日用和3日用兩種,可根據遊程購入,使用KANSAI THRU PASS使您的旅遊經濟實惠、更添樂趣。

KANSAI THRU PASS的特點如下
‧ 在一定期間內,可自由乘坐開往京都、大阪、神戶、比叡山、姬路,和歌山、奈良、高野山的電車和巴士。(JR除外、請在地圖上確認可以乘坐的電車及巴士)
‧ 可以省去在乘坐電車和巴士時,查看複雜的票價表和買票時間,也無須在每次換乘時重新買票。
‧ 可以享受沿線的350處主要觀光設施的優惠折扣。
‧ 到達關西國際機場後,可以乘坐從關西機場站始發的南海電車。(特快rapi:t電車須另加費用)
‧ 贈送英語、漢語、韓語、德語、法語其中任一語言的導遊手冊。

一早從長堀橋出發,搭乘地鐵長掘鶴見綠地線大阪ビジネスパーク駅.
一路上會有很多指標指向大阪城公園.

第一次看到粉嫩櫻花超興奮  
進入公園沒有多久,我們就發現已經開花的櫻樹了,
第一次這麼接近有這種粉嫩花瓣的櫻花,興奮之情難以言表,
大家手忙腳亂的急著拍照留念.

實際上開花的只有一株

看起來好像很茂盛,實際上只有單棵樹開花而已(笑).

 很殺記憶體的小鳥

    

仔細一看樹上有小鳥在吸食花蜜耶(實際上並不小啦),
又是很殺底片的拍了好幾十張,從中挑選幾張好的放上來(以上用單眼拍攝).

 整排的櫻花 

向前走一走,又遇到一整排的櫻花.
超興奮的,這次是一整排耶!

廣場上還有在辦假日花市的活動

噴水池前超多鴿子

走到噴水池廣場的路上,又是整排的櫻花,
這邊不定時會舉辦一些類似假日花市的活動,
這天廣場上擺滿都是櫻花的樹苗.

到處都是鴿子呀!

經過大阪城音樂廳,
是因為寵物不能如內所以才會綁兩隻狗在門口嗎?

遇到更大片的櫻花

 

往前望去,又是一大片的櫻花,
雖然都未滿開,可以吸引好多人駐足拍照.

 

枝幹離我好近好近,彷彿用手觸摸到櫻花.

跟櫻花樹合照好開心 

 

到處拍拍,跟櫻花合照.

5分咲き的櫻花

拍這張照片的同時.

被拍到我在拍櫻花了.

好多人在櫻花下野餐 

正逢假日,雖然櫻花尚未滿開,已經不少人在樹下野餐了.

回首看我們剛剛走來的一路上,粉嫩配鮮綠好美.

芥末沾醬好嗆好好吃

經過屋台(路邊攤),朋友肚子餓了馬上掏錢買了德國香腸,
外皮很Q脆有韌性超好吃,馬上大家一人買了一條,
從河北來的男孩在擺攤,說中文也OK

這時候才發現,賣德國香腸的是河北來的男生(笑),
還說"當然好吃,說不好吃是騙人的!",
在大阪幾乎用不太到日文呢!

大阪城的遊園小火車

遇到大阪城的遊園小火車,如果不想走路可以靠它來逛整各大阪城一圈,
不過這天排小火車的人也很多呢.

本丸大正門櫻門,也是重新整修了幾次

終於終於走到櫻門了,超遠的,
櫻門是本丸的大正門,某各網站上面這樣寫著,"城內櫻門頗為著名,當年大阪城遭遇火災,僅這一道全部用巨石砌成的櫻門屹立無恙,成為目前僅存的遺蹟"。
不過根據現場的看板上寫著,櫻門在明治20年被重建,戰後因為台風而損壞後,1969年又重新復原.
根據MARUKO的翻譯,
豐臣時代的大阪城和德川幕府重建的現今大阪城的地形和構造有非常大的差異,包含櫻門在內通往本丸地區的入口也比現在要更西邊一點,而且進入的方向也不同。
櫻門的名稱是從豐臣秀吉建築大阪城以來沿用至今,當時在二之丸有個叫櫻之馬場的地方,推測是因為門的附近種有成排的櫻樹因而得名.

大阪歷史博物館

再往前走就是大阪城市立博物館,1931年落成,現今已轉移至新的大阪歷史博物館,目前只保留建物而已。
大阪城滿滿都是人呀!

終於接近被櫻花包圍的大阪城了,
從櫻門一路走來入城是無料的,但是上去天守閣就是要收費的唷!
這天等待進入天首閣的人潮滿滿,加上大阪城其實並非原貌而是以鋼筋水泥重建復原的(旁邊現代化到還有電梯呢),
過兩天就要去天然的姬路城,就不上去了參觀了!

終於到了被櫻花包圍的大阪城

重建的大阪城

以下大阪城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大阪城,,為大阪名勝之一,和名古屋城、熊本城並列日本歷史上的三名城,別名「金城」或「錦城」。
在桃山時代是豐臣秀吉的居城。後來德川家康以兩次大坂之役(冬之陣、夏之陣)消滅了豐臣家,此後大坂城成為德川幕府控制西日本大名的重要據點。

大阪城矗立於上町台地北端,北臨淀川,居交通要津,最早為羽柴秀吉在大抵統一日本後所建,規模宏偉、金碧輝煌。
曾多次毀於天災兵禍又重修改建,今日之大阪城為昭和年間以鋼筋水泥復築,1997年日本政府指定為登錄有形文化財。
「大阪」在明治維新前寫作「大坂」,維新後忌於「坂」字可拆為「士反」,有「武士叛亂」之諱,
因此於明治三年(1870年)改名為「大阪」,「大坂城」也因而更名為「大阪城」。一般講述更名前的歷史時仍會以舊寫「大坂城」稱之,以示時代區別。

1583年羽柴秀吉(後來的豐臣秀吉)在石山本願寺的原根據地上建造大坂城,以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完成了本丸(主郭)。
直到秀吉死去之前,仍持續不斷地建設二之丸及三之丸等附郭,以及多重水堀(護城河)和運河等防禦設施。大坂城天守外觀五層,瓦上覆以金箔,極其奢華。
豐臣秀吉後來次第建造了京都的聚樂第和伏見城,作為居住和處理政務的中心,較少住在大坂城。
待1599年(慶長四年)秀吉死後,繼承人豐臣秀賴又從伏見城移居到已完成的大坂城。此外,實際負責政務的豐臣家大老德川家康,也入住西之丸便於辦公。


大阪城的大手門與千貫櫓1603年(慶長八年)德川幕府成立後,豐臣秀賴依然居住在大坂城支配攝津國。
1614年(慶長十九年)德川家和豐臣家矛盾表面化,德川家康率大軍包圍大坂城,史稱大坂冬之陣。
戰役中雙方講和,德川家提出條件要求拆毀二之丸和三之丸,填平外圍的水堀,使大坂城成為一座僅有內堀和本丸的裸城。
豐臣家雖然一時接受了這個屈辱的條件,但後來毀約重新開挖水堀,讓德川家康得到藉口於次年發動大坂夏之陣,消滅了豐臣家,而大坂城也在此役中化為灰燼。

德川幕府控有大坂城後,家康一度把該城封給外孫松平忠明,但1619年(元和五年)又收歸幕府直轄。
1620年(元和六年)二代將軍德川秀忠開始重建大坂城,並在1629年(寬永六年)完成。

德川氏將豐臣家所建的大坂城石牆和水堀全部破壞,覆以數公尺厚的土,再興建更高的石牆,把豐臣大坂城的遺跡全部埋在地底。
天守設置在不同的地點,位置更高,並採用完全不同的設計。德川家用全新且更為雄壯的城郭,將豐臣氏留給世人的記憶徹底埋葬,並誇耀幕府統治全日本的威信更甚於豐臣氏。

做為幕府的直轄城,歷代德川將軍都由自己擔任大坂城的城主,並且從重要的譜代大名(德川家直系老臣)中選派大坂城代(代理城主)。

1665年(寬文五年)大坂城天守被閃電擊中燒毀,並未重建,自此成為沒有天守的城池。

江戶末期,1868年(明治元年)1月3日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的大號令,撤除幕府,由天皇親政。
前將軍德川慶喜改以大坂城為居城。但隨即發生了舊幕府軍反抗維新政府的鳥羽伏見之戰,舊幕府軍失利,德川慶喜倉皇逃回江戶城,大坂城也在此役中遭到兵火幾近全毀。

近代
正在建造中的大阪城復興天守明治政府將大坂城畫為陸軍基地,並在東側廣大的空地上興建大阪砲兵工廠。因此之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成為美軍空襲的目標。
1928年(昭和三年),大阪市長關一提議重建大阪城,並在半年內募得市民捐款150萬元。1930年(昭和五年)天守動工,以鋼筋水泥復築,隔年完成。
這座復興的天守並未忠實複製豐臣或德川時代兩個天守中的任一個,而是基本上以德川時代的白漆風格為主,但最上面一層重現豐臣時代的黑漆描金風格。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阪城四周受到美軍猛烈空襲,雖然復興天守此次僥倖無事,但先前逃過戰禍的週邊建築卻劫數難逃。
日本敗戰後大阪城被美軍接收,1948年時美軍不慎引發大火,又失去了紀州御殿。1950年代開始正式的復修及學術調查。
1959年發現了豐臣時代的遺跡。大阪城現今為大阪城公園。1997年日本政府指定為登錄有形文化財。

城邊上也開滿了櫻花 

中午要趕去神戶吃牛排,接著往谷町四丁目方向前進.
從這邊可以望到西の丸庭院,裡面滿滿的櫻樹都尚未開花.

西の丸庭院前的垂櫻開了    

在西の丸庭院的前面,發現了滿開的垂櫻.

南外濠(外層護城河)望去整排含苞待放的櫻樹,盛開一定超美

南外濠(外層護城河)望去整排含苞待放的櫻樹,盛開一定超美.

幾層樓高的奇妙的大佛像

經過了大阪NHK跟歷史博物館,前面幾層樓高的大佛像真是超妙的,
大阪人真的很愛巨大的東西呀!

谷町四丁目站

終於到谷町四丁目,接著坐到梅田跟我轉車去神戶吧!

 

相關聯結

關西周遊卷
http://www.surutto.com/conts/ticket/3daytw/index.html

大阪城天守閣【トップページ】
http://www.osakacastle.net/


大阪城
http://www.osakacastle.net/hantai/index.html

大阪城周圍地圖
http://www.osakacastle.net/access/image/map2107.pdf

維基百科-大阪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9%98%AA%E5%9F%8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ay 的頭像
    ray

    Life & Live

    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